大理试题资料

首页 > 大理事业单位 > 试题资料

2022云南大理事业单位每日一练_事业单位公基题本(3.7)

华图教育 | 2022-03-07 17:37

收藏

1.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曾结合自己的科研经历,语重心长的对年轻人说:“书本知识非常重要,电脑技术也很重要,但是书本、电脑里种不出水稻,只有在田里才能种出水稻。”这表明( )

  A. 实践是人类知识的基础和来源

  B. 正确的认识能够推动实践发展

  C. 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

  D. 由实践到认识的第一次飞跃比认识到实践的第二次飞跃更重要
 

  2.马克思说“搬运工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,他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组成的”,这表明人的才能( )

  A.主要来源于后天的实践

  B.是由人的社会政治地位决定的

  C.取决于人的努力程度

  D.与人先天生理素质没有关联
 

  3.俗话说“花在树则生,离枝则死;鸟在林则乐,离群则悲。”这句话的哲学寓意是( )

  A.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

  B.事物的存在和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

  C.既要统观全局,又要照顾局部

  D.局部性质的意义和体现离不开整体
 

  4.人民群众既是历史的“剧中人”,又是历史的“剧作者”,这是( )

  A.唯心主义的观点

  B.历史循环论的观点

  C.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

  D.折衷主义的观点
 

  5.“心诚则灵,心不诚则不灵”的说法是( )

  A.认为世界是绝对精神外化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

  B.主张思想是一种特殊物质的庸俗唯物主义观点

  C.夸大了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

  D.主张物质和意识具有统一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
 

  6.与“塞翁失马,焉知非福”这句话哲学意思一致的是( )。

  A.动者恒动,静者自静

  B.有无之变,更出迭入

  C.白驹过隙,霎那芳华

  D.机不可失,时不再来
 

  7.“草木本无意,荣枯自有时。”这句诗体现的哲理是( )

  A.意识具有能动的反作用

  B.量变是质变的基础

  C.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有差别的

  D.事物发展有自身的客观规律
 

  8.将鲶鱼放进沙丁鱼鱼槽里,运用鲶鱼的“威胁”的作用,来促使没有危机意识的沙丁鱼不停游动,保证沙丁鱼运输过程中不缺氧,体现的哲理是( )

  A. 矛盾双方不可调和

  B. 外因对事物的影响不那么重要

  C. 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

  D. 矛盾双方同归于尽
 

  9.“庖丁解牛”主要体现的哲学道理是( )

  A.把握客观规律有助于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

  B.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受主观因素制约

  C.意识离不开物质

  D.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
 

  10.“合抱之木,生于毫末;九层之台,起于累土;千里之行,始于足下。”这段话告诉人们的哲理是( )。

  A. 没有量变,就不会有质变,量变会引起质变

  B. 没有质变,就不会有量变,质变优于量变

  C. 没有质量互变,就没有事物的发展

  D. 没有量,就没有质,质是量的累积
 

  查看解析答案翻页哦~

事业单位相关资料推荐 事业单位医疗相关推荐
【ABC类】22年事业单位平步入事计划【团¥1元】 2022年云南医疗事业编新年第一课-医途无忧¥19.9元
2022事业单位省事齐驱助力定金班 ¥100元 2021年云南省卫生医疗招聘备考-【八点半】—医学基础¥0.00元
【ABCDE】云南事业单位历年珍题¥9.9元 2022年云南医疗卫生事业单位100元定金班【¥100元】
2022年【云南】事业编考试集训营 ¥6 2021年云南省医疗事业单位招考【医学基础知识】 ¥19.9

更多考试资讯请关注我们

1.【答案】A

  【解析】本题强调的是实践的重要性,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来源。没有体现出正确错误之分,BC选项均错误,D选项,题干中没有就第一次飞跃和第二次飞跃的比较,错误。故本题答案为A。
 

  2.【答案】A

  【解析】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。

  马克思说搬运工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很小,有差别是因为分工。分工是指劳动分工,即各种社会劳动力的划分与独立化。具体地说,分工是人们在经济活动过程中技术上的联合方式,即劳动的联合方式,简称劳动方式,马克思称之为生产方式或生产技术方式,它属于生产力范畴。可知人的才能是因为分工即后天的实践。故A项正确,当选。故本题正确答案是A项。
 

  3.【答案】D

  【解析】这道题考查的是哲学中整体和部分的关系。俗话中“花与树”“鸟与群”的关系,体现了哲学上的局部与整体关系。部分的性质和功能的发挥,要依托于整体,所以本题选择D。
 

  4.【答案】C

  【解析】马克思一大理论贡献就是将唯物的观点引入历史中,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。因此这道题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剧作者,就是在强调人民群众的创造作用。故本题答案为C。
 

  5.【答案】C

  【解析】“诚”或“不诚”属于人的主观意识和态度,“灵”或“不灵”属于事件的客观结果。做事情能否成功达到目标,关键在于在实践中是否尊重了客观规律,如果违背了客观规律,尽管具有完成任务的诚心和诚意,也难免会失败。“心诚则灵,心不诚则不灵”的说法片面地夸大了人的意识的能动作用,是一种唯心主义观点。ABD三项内容均与之不符合。故本题选择C。
 

  6.【答案】B

  【解析】“塞翁失马,焉知非福”,出自《淮南子人间训》,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,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,体现了“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”的哲学道理。所谓“有无之变,更出迭入”,就是有可以转化为无,无可以转化为有。这样,坏事也就可以成为好事,好事有时也可成为坏事,也体现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可以相互转化。故本题答案为B。

  【拓展】A项“动者恒动,静者恒静”把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两者绝对对立起来。是形而上学的观点,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既有区别又有联系。

  C项白驹过隙,刹那芳华意思是白马奔跑起来常被形容成为“白色闪电”,一大片白色闪电划过黑色裂纹,可想而知那裂缝多么微不足道。开花的日子相对于一棵树的寿命来说,也有小草与森林的显著差别了,年轻时光对于人生长河来说,也就是一天中的刹那间。

  D项机不可失,时不再来说明时间的特点是一维性,它的流逝是沿着单向前进,一去不复返。
 

  7.【答案】D

  【解析】诗句说草木枯荣都有自己的时令,有规律可循。即事物发展有自己的规律,且规律具有客观性。故本题答案为D。
 

  8.【答案】C

  【解析】本题考查对立统一规律。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,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。题中利用鲶鱼刺激沙丁鱼游动,保证沙丁鱼不缺氧体现了外因的作用。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项。
 

  9.【答案】A

  【解析】本题考查尊重客观规律的重要性。庖丁(指厨师)因为了解牛各个器官的位置及特点,熟悉其中的机理,认识到解剖的规律性,才能在解剖牛的时候游刃有余,这充分体现了把握客观规律对于提高做事效果和效率的重要性。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项。
 

  10.【答案】A

  【解析】老子这句话的意思是“合抱的大树,生长于细小的幼苗;九层的高台,筑起于美 意堆泥土;千里的远行,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走出来的”,这说明了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从小到大的过程,微小的事物积累到一定阶段,就能变成大的事物,这其中蕴含的哲理便是量变引起质变。故选A。

事业单位相关资料推荐 事业单位医疗相关推荐
【ABC类】22年事业单位平步入事计划【团¥1元】 2022年云南医疗事业编新年第一课-医途无忧¥19.9元
2022事业单位省事齐驱助力定金班 ¥100元 2021年云南省卫生医疗招聘备考-【八点半】—医学基础¥0.00元
【ABCDE】云南事业单位历年珍题¥9.9元 2022年云南医疗卫生事业单位100元定金班【¥100元】
2022年【云南】事业编考试集训营 ¥6 2021年云南省医疗事业单位招考【医学基础知识】 ¥19.9

更多考试资讯请关注我们

分享到

微信咨询

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

全部资讯

copyright ©2006-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